|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登上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一座宏伟的庙宇呈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骊山老母殿。
历史学家武伯伦在他的《西安历史述略》一书中说:“老母殿供奉的是骊山老母。这个骊山老母颇有来历。《论语》记载周武王有“治乱”功臣十人。孔子说:其中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清代学者俞樾在《春秋堂笔记》中考证说,那个妇人就是骊山老母,是周武王灭商时,帮助他打仗和统一中国的一个女酋长。可见骊山老母实有其人,不过后世把她神化罢了。
那老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传说中的骊山老母,就是女娲氏。相传女娲氏是涂山氏的女儿,伏羲氏的妹妹,名叫女娇。她曾辅政于她的哥哥。史书记载:女娲氏,……职婚姻,通媒妁,以重万民之丽,是日神媒……继兴于丽。……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女娲在骊山炼五色石以补天,使日月星辰恢复了光彩,人间又是风和日丽,但灾难过后,天下绝了人迹,于是出现了“女娲抟黄土作人”的美丽传说。这比西方“创世纪”的传说不知要早多少代,而且丰富有趣也不知超过多少倍,因为她创造了人类,劳苦而功高,所以人们尊称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聚土为冢,葬她于骊山之阳(传说在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西绣岭第二峰炼石处修建了女娲祠。
老母殿何时修建?
据《王舆传》记述,此殿初建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明代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临潼志》:“初,庙太小,顺治中,黄冠傅姓者,始增修之,建层阁殿后,北眺城邑如画,遂称巨观。”临潼县于1958年修缮。现又已翻新修葺。山门三间,后殿五间,厢房五间,后殿前有明铸铁锅、铁瓮……骊山老母,为道家尊为至圣仙人。现在殿内塑着老母和她的三个女儿全身石像,老母坐在正中,女儿坐在两边。
是的,人们把骊山老母看成了一个化身,一个慈祥勤劳的化身,一个善济众生的化身,一个可供黎民百姓倾吐心曲,排遣幽怨、愉悦耳目,寄托情感的化身。这是一处关系中华民族文明起源问题的足以使我们感到自豪的旅游资源宝库。